表现
4冻伤临床表现 局部冻伤 局部冻伤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反应前期(前驱期),反应期(炎症期)和反应后期(恢复期)。 1、反应前期:系指冻伤后至复温融化前的一个阶段,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受冻部位冰凉,苍白、坚硬、感觉麻木或丧失。由于局部处于冻结状态,其损伤范围和程度往往难以判定。 2、反应期:包括复温融化和复温融化后的阶段。 3、反应后期系指一、二度冻伤愈合后,和三、四度冻伤坏死组织。 手冻伤 伤损伤范围和程度,随复温后逐渐明显。 [baike.120ask.com]
随冻伤程度的加重,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程度也更重,可表现为干、湿性坏疽的组织病理变化。 15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 本病诊断要点:①有受冻史,特别在潮湿而多风的环境中。②受冻部位早期麻木,复温后有灼痛、痒痛或刺痛等。若有坏死,则无感觉。③冻伤复温后临床表现分为四度:Ⅰ度:皮肤浅层冻伤,皮肤呈红斑,轻度水肿。Ⅱ度:皮肤浅层和部分深层冻伤,早期充血水肿,继而有水肿形成。Ⅲ度: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冻伤,出现皮肤全层坏死,皮肤由苍白变紫褐再变为黑色。Ⅳ度:累及深部组织的冻伤。 [wiki8.com]
检查
在医院内进行总体检查期间,应迅速将肢体置于大容器内温暖,水温保持在38 43 。回暖后,微波测温,激光多普勒流量测定,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检查可用于检查周围循环,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3)预防感染很重要,若坏疽是干的,感染不大可能。但湿性坏疽,像浸泡足一样,可能被感染;应该应用抗生素.若免疫接种不是最近进行的,则应给予破伤风类毒素。 (4)温暖后,肢体应保持干燥,暴露于暖空气中,尽可能做到无菌。大多数病人有脱水和血液浓缩;应口服或静脉滴注补液,并恢复电解质到正常水平。 [120.39.net]
14 组织病理检查 表皮和真皮水肿。血管充血,可见红色血栓形成,继之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皮肤附件萎缩或变性。脂肪组织呈现结晶及坏死,血管内有时有游离的和细胞内的脂肪滴(为冻伤独有特征)。随冻伤程度的加重,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程度也更重,可表现为干、湿性坏疽的组织病理变化。 15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 本病诊断要点:①有受冻史,特别在潮湿而多风的环境中。②受冻部位早期麻木,复温后有灼痛、痒痛或刺痛等。若有坏死,则无感觉。 [wiki8.com]
治疗
4.针灸主要治疗Ⅰ、Ⅱ度冻伤:手部冻伤取外关、阳池、合谷、中渚、八邪;耳部冻伤取耳廓背部或根部的阿是穴;脚部冻伤可取太冲,行间、解溪、昆仑、内庭、临泣等穴,一般取3 4个穴位,在治疗中交替使用,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转1次,每次捻转1分钟左右。进针时避开水泡及糜烂处。另外,采用局部针刺放血,治疗Ⅰ、Ⅱ度冻伤亦有良效。[1] 17 预后 当体温降至26 以下时,可发生心室颤动,最后心跳、呼吸停止。 18 冻伤的预防 加强对寒冷气候条件下工作者的防冻教育。 [wiki8.com]
冻伤的治疗方法 2018-09-17 23:43收听:20571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冻伤的治疗方法 语音内容 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以及潮湿刺激时,体表的部分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的缺血缺氧,供应的细胞受到损伤,这就是冻伤产生的原因。轻的冻伤可造成一过性的皮肤损伤,要及时救治;重度冻伤,可以造成永久性的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主要发生在血液循环比较差的部位或者体表部位,比如手足、脚趾、耳朵等等,包括暴露在外面的皮肤。 [youlai.cn]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受冻部位无痛感、苍白、蜡黄、红斑、水肿、水疱、大疱、浅表坏疽、深部坏疽、肌肉、肌腱组织、骨膜、神经损伤[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物理、中医科治疗 [baike.120ask.com]
预后
[1] 17 预后 当体温降至26 以下时,可发生心室颤动,最后心跳、呼吸停止。 18 冻伤的预防 加强对寒冷气候条件下工作者的防冻教育。使其尽量减少体温散失,着装应宽松,保暖,尤其是肢端和耳鼻颊处,应注意保暖。鞋袜应保持干燥,手脚应保持干燥。在无法避免潮湿时,可外涂凡士林,以便预防。皮靴应较大而不紧,不透水。在潮湿地区,可于鞋外涂油或凡士林。此外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进食高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一旦发生冻伤,应尽早进行治疗。 [wiki8.com]
病因
目 录 冻伤病因 冻伤病理生理 冻伤 - 分类 冻伤临床表现 冻伤预防 1冻伤病因 气候因素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防寒防护的孩子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其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气候因素: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baike.120ask.com]
4 疾病名称 冻伤 5 英文名称 frostbite 6 冻伤的别名 cold injury;寒害 7 分类 皮肤科 物理性皮肤病 寒冷所致皮肤病 8 ICD号 T33 9 病因 引起冻伤的主要病因是人体长时间暴露于0 以下环境中。 10 发病机制 暴露寒冷环境时间持久、局部环境潮湿、全身抵抗力下降、机体创伤或出血、受冻者长期静止不动、酗酒后由于外周血管扩张,散热加速等因素可促进寒冷对机体的损伤。此外、由于老人和幼儿热调节反应能力较差所以易患此病。 [wiki8.com]
预防
5冻伤预防 多数冻伤是以可预防的,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一)做好防冻的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①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耐寒锻炼,例如组织部队爬山、滑雪,跑步等,坚持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和擦浴( 应从热天开始)。 [baike.120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