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
该病表现为非全面性的智能受损,早期仅表现为轻度的智力下降,随这脑梗死次数的增加,症状可逐渐加重,造成严重的智力障碍。 精神症状:表情淡漠、焦虑、抑郁、寡言、情绪高涨、失眠等。 语言能力受损:前期仅有轻度的语言障碍,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表现为词汇量下降,难以说出完整的句子或说出的话不符合逻辑,难以理解他人语意。 瘫痪:多表现为偏瘫,根据脑梗死部位不同,可表现为单侧或半侧肢体的肌肉力量下降。 [jkyd88.com]
临床特点 尽管CADASIL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但其核心症状主要有4个: 有先兆偏头痛(20% 40%):典型者表现为视觉或感觉的先兆持续20 30min后出现持续几个小时的头痛。 皮质下缺血事件(60% 85%):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腔隙性梗死多见),患者往往没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缺血事件几乎均为皮质下,反复发作,渐出现步态异常、假性球麻痹、尿失禁等。 [news.medlive.cn]
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不稳定、情感脆弱、克制情感表达的能力明显减弱,严重时表现情感失禁,控制不住情感反应。在无明显的精神创伤或微弱的刺激之下,表现易伤感、易激惹、易怒。病人愿意克制情感,但往往克制不住,为此感到很苦恼。 ②各种躯体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常常作为病人诊治的主体表现。 头痛:全头痛,紧箍感,以枕部、双颞部、额部为主,转头、用力憋气时加重。 头晕:多在突然左右转动头部或后仰时出现,可能为椎动脉受压,椎基底动脉暂时性脑缺血所致;眩晕,伴耳鸣及听力减退者,可能为前庭动脉缺血引起。 [news.120ask.com]
泌尿生殖
-
尿失禁
2.亚急性或慢性血管性痴呆(1)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呈进行性、隐匿性病程,常有明显的假性球麻痹、步态不稳、尿失禁和锥体束受损体征等。部分患者可无明确的卒中病史;(2)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是一种遗传性血管病,晚期发展为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的预防 由于血管性痴呆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迄今还没有理想的“特效药”。因此,对此病治不如防。 预防血管性痴呆必须从年轻时做起,从预防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脑动脉硬化入手。 [sohu.com]
皮质下缺血事件(60% 85%):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腔隙性梗死多见),患者往往没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缺血事件几乎均为皮质下,反复发作,渐出现步态异常、假性球麻痹、尿失禁等。 情感障碍(20% 31%):可表现为持续抑郁或抑郁躁狂交替,早期常被误诊为抑郁症或双向情感障碍,很多患者也会出现淡漠。 认知障碍(几乎影响所有 50岁的患者):主要累及执行功能和处理速度,不过与记忆和注意力缺陷也可能有关。 [news.medlive.cn]
神经
-
淡漠
该病认知障碍以额叶功能为主,表现情感淡漠、注意力下降、动作缓慢、反应迟钝,同时可伴有近期记忆力下降(表现为忘了刚发生的事情,不认识最近熟悉的人)和视空间能力障碍(不认识熟悉的地点,方向感差等)。该病的认知功能呈阶梯式下降,每次卒中发作均可能使认知功能出现一次明显下降,最终可进展为皮质下型血管性痴呆。 另外,遗传性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患者中约 20% 还可伴精神异常,如重度抑郁、躁狂,严重者可有自杀行为或倾向,少数情况下还可伴有行为及人格疾患、妄想及幻觉、精神分裂症等。 [m.dxy.com]
-
激动
血管性痴呆护理措施 1、保持心情舒畅、乐观、避免情绪激动,并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2、禁食辛、辣、腌、熏类食物,平时应适当多吃些新鲜、含优质蛋白的食品、如乳类、肉类、蛋、鱼虾、疏菜、水果、大豆及豆类制品等。 3、积极治疗身体疾病,特别是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等慢性疾病。 4、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 5、坚持看书、看报学习,增加兴趣、爱好,有利于对脑力的锻炼,促进和改善大脑神经细胞的供血、供氧。 [news.120ask.com]
检查
患者应积极配合神经心理检查,这些检查有利于医生快速评估患者痴呆的程度,以便个体化设计合理的治疗方案。 其他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检查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有鼾声睡眠者需要睡眠呼吸功能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以前从事什么工作?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是否觉得难以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 在其他医院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以前是否有脑梗死病史?脑梗死发作几次了?是否有得到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jkyd88.com]
常用的临床诊断标准包括: ①发病情况:中年起病,多有家族病史及先证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血管危险因素; ②临床表现:符合缺血性卒中发作、认知障碍或情感障碍等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 ③颅脑MRI:脑白质广泛对称性高信号病灶,颞叶受累明显,伴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灶; ④病理学检查: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有GOM沉积或NOTCH3ECD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 ⑤基因检查:NOTCH3基因突变。 [news.medlive.cn]
治疗
药物治疗 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通过降压药物的使用,将血压控制在 135 150/90 毫米汞柱以下,能够有效减缓痴呆症状的进展。老年患者应注意不得过度降血压,以免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抗血小板聚集:可单用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的双抗治疗方案,降低脑梗死发生的可能,注意有出血风险的患者禁用此疗法。 高脂血症的治疗: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他汀类药物是最常使用的降脂药,能有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进而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jkyd88.com]
意见建议:您好,多发脑梗死痴呆的治疗主要是防止脑卒中,即对脑卒中进行治疗和危险因素的干预,其次是对患者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治疗,但目前为止没有特效的药物,对于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可适当选用抗精神药物。 2015-02-04 18:35:35 职称: -来自: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科 专长: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肥胖症,高血脂,糖原贮积病,低血... [club.xywy.com]
预后
四、单发脑梗死性痴呆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与脑血管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同时痴呆的预后因病变部位、范围不同也不一致,但总认知功能衰退的过程,呈不可逆的进程进展速度不一。 2.及早发现并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并积极治疗,高度颈动脉狭窄者可手术治疗。有助于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2.戒烟控制饮酒及合理饮食。有明确遗传背景者应进行基因诊断和治疗。 [news.120ask.com]
病因
脑血管病引起的脑梗死是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直接病因。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常见病因有脑动脉粥样硬化、颈部及脑动脉狭窄、心脏病(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心内膜炎等)和血管栓塞等,这些病因可导致大脑局部的血流中断,引起脑梗死,反复的脑梗死发作将最终引发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哪些人容易患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既往脑梗死病史。 高龄。 糖尿病。 冠心病。 高血压。 高血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先天性脑血管狭窄。 [jkyd88.com]
流行病学
美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60岁以上缺血性脑血管病存活患者中,约26.3%并发痴呆。我国65 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的发病率为0.039%,其中血管性痴呆占68.5%居首位。我国VD的患病率为1.1% 3.0%,年发病率在5 9/1000人。我国目前大约有73.8%-93%的痴呆患者未被诊断。服药治疗的痴呆患者仅占所有患者的21.3%,服用一线抗痴呆药物的仅2%,多数痴呆患者没有接受规范治疗。 由于血管性痴呆相对预后较好,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类型。因为80%以上的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遗传只占15%左右。 [sohu.com]
一、单发脑梗死性痴呆的概述有哪些 1.美国多中心神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oman1991)的60岁以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痴呆西方国家VaD占所有痴呆的15% 20%,日本VaD约占所有痴呆的50%,我国VaD的发病率也较高,但目前,有文章报告推测,中国不低于200万人。单发脑梗死性痴呆也屡见病例报告但也尚未见分类性发病率统计资料。 2.与多发脑梗死性痴呆(MID)一样,脑卒是单发脑梗死性痴呆最常见的病因。 [news.120ask.com]
预防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预防主要在于危险因素的预防和及早发现并治疗原发病。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及早发现并避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疾病等。患者一旦发现这些疾病,应高度重视,及时就诊。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合理饮食,注重心理健康。 有遗传背景的人,家族中出现数个患有该病的亲戚长辈,应及时进行基因检测和脑血管功能的检查。 [jkyd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