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
1、硬膜外血肿概述 急性硬膜外血肿 病因病史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手术与非手术 常见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需要报告医生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颅内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常见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生命体征变化 脑疝,瞳孔变化 肢体肌力肌张力变化。 神经系统表现。 急性硬膜外血肿 病史病因。 1、外伤史脑震荡或颞部线形骨折 a、直接暴力 b、骨折线走行 临床表现之意识障碍 a原发伤轻,无原发昏迷,血肿形成逐渐昏迷。 b原发伤重,有中间清醒期,昏迷-清醒〔意识好转〕-再昏迷为典型表现。 [pptok.com]
3.锥体束征 早期出现的一侧肢体肌力减退,如无进行性加重表现,可能是脑挫裂伤的局灶体征;如果是稍晚出现或早期出现而有进行性加重,则应考虑为血肿引起脑疝或血肿压迫运动区所致。去大脑强直是脑疝的晚期表现。 4.生命体征 常为进行性的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和体温升高。 [yangsheng.120ask.com]
本病表现为慢性过程,如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手术,效果满意。疗效欠佳或病死者,多因未及时诊治、病情危重或伴有并发症者。 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婴幼儿常有惊厥、呕吐、喂饲困难,前囟膨隆和头围增大等。 2、精神障碍;痴呆、淡漠、记忆力下降、定向力障碍和智力迟钝等。 3、局源性脑症状:偏瘫、麻木、失语和局灶性癫痫等。 1、常有头部轻伤或被忽略的受伤史,症状常在伤后3周以上出现。 [baike.120ask.com]
检查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手术费用一般的 1200 元左右,连同住院检查费用,术后用药,护理、床位等整个住院费用大约需 15000 元左右。 22. 受伤后出现短暂昏迷,随即清醒,是好还是不好? 出现这种情况,需综合分析,特别是需要做头颅 CT 检查。 如果头颅 CT 检查未见异常,并且清醒后没有再次出现昏迷症状,就考虑是脑震荡,经过用药治疗后可以痊愈。 如果头颅 CT 检查发现硬膜外血肿,那就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就是比较重的脑外伤了。患者会在清醒后再次昏迷,这种情况医学上叫「中间清醒期」。 [dxy.com]
三、颅内血肿需要做什么检查 1.硬脑膜外血肿CT检查 若发现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双凸镜形或弓形密度增高影,可有助于确诊。CT检查还可明确定位、计算出血量、了解脑室受压及中线结构移位以及脑挫裂伤、脑水肿、多个或多种血肿并存等情况。 2.硬脑膜下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下腔。是颅内血肿中最常见者,常呈多发性或与别种血肿合并发生。 (1)急性硬脑膜下血肿CT检查 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出现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可有助于确诊。 [yangsheng.120ask.com]
四、脑室内出血与血肿 CT检查:如发现脑室扩大,脑室内有高密度凝血块影或血液与脑脊液混合的中等密度影,有助于确诊。 五、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指伤后首次CT检查时无血肿,而在以后的CT检查中发现了血肿,或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了新的血肿,此种现象可见于各种外伤性颅内血肿。确诊须依靠多次CT检查的对比。迟发性血肿常见于伤后24小时内,而6小时内的发生率较,14小时后较少。 [news.120ask.com]
治疗
如果血肿量较小,小于 40 mL,可以保守治疗,但是硬膜外血肿吸收很慢,有时血肿量在 40 mL 以下,可以采取先保守治疗,待血肿由血凝块化为血水后行钻孔引流术,可加快血肿吸收,缩减住院时间。 21. 是不是所有的硬脑膜外血肿都要做手术? 不一定,对于神志清楚、病情稳定,CT 检查血肿量 40 mL 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但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病情加重则应及时手术治疗。 22. 硬膜外血肿如何进行非手术治疗? 如果硬脑膜血肿量较少,给予保守治疗,卧床、吸氧、止血、脱水、营养神经等治疗。 [dxy.com]
骨窗开颅,骨瓣开颅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 非手术治疗 神志清楚,病情平稳,血肿量少于15ml的幕上血肿。可保守治疗。须动态观察神志,临床症状和动态CT扫描。一旦血肿增大,即行手术。 治疗原则为,脱水,激素,止血,活血和化瘀 神经外科治疗基础 维持水电平衡: 脱水 激素 冬眠低温 高压氧 抗菌素 高营养 术后监护 维持水电平衡: 观察体重,出入量,电解质,尿液检查。血红蛋白,血气分析。 术后补钠60-120mmol/L/d。补钾,40-60mmol/L/d .尽量口服。 [pptok.com]
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原则上一经诊断即应施行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1.意识障碍 血肿本身引起的意识 查看全文 [ 2106字 ] [mobile.wiki8.com]
预后
3.对不良预后要有充分估计:颅内结构复杂,生理功能重要。颅内血肿致残率、致死率都极高,对这一类病人的不良预后要有充分估计。首先采取尽可能多的措施防止其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病人要争取及时正确处理,避免可能的不良预后。同时,还要与家属多沟通,让其理解可能会出现的不良转归。 4.及时会诊或转诊:我国是一个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有的地区神经外科医师匮乏、医疗设备如C T / M R I 缺如、基层医护人员水平有限,对颅内出血缺乏认识,无有效的干预手段。 [cma.org.cn]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不如硬脑膜外血肿,因为前者大多伴有较严重的脑损伤。 2.脑内血肿 脑内血肿的治疗与硬脑膜下血肿相同,多采用骨瓣或骨窗开颅,清除硬脑膜下血肿和明显挫碎糜烂的脑组织。对少数脑深部血肿,如颅内压增高显著,病情进行性加重,也应考虑手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开颅血肿清除或钻孔引流术。 脑内血肿患者的预后较差,病情发展较急者死亡率高达50%左右。 符合非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可施行中医药治疗,辨证施治方法与脑挫裂伤相似。 [yangsheng.120ask.com]
治疗与预后 原则上一经诊断都应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予非手术治疗。 七救治原则与措施 手术指征: 1 意识障碍逐渐加重 2 颅内压增高,ICP 2.7Kp,并呈进行性升高 3 有局灶症状体征 4 CT示幕上血肿量 40ml,幕下 10ml,中线移位 1cm,或血肿虽不大但中线移位大于1cm或脑室、脑池明显受压。 5 在脱水利尿保守治疗中病情恶化 6 硬膜外血肿不易吸收,指征需放宽 7 颞叶﹑颅后窝血肿易致脑疝,在脑疝出现前及早手术 常用手术方式 1、血肿清除术。 2、去骨瓣减压术。 [pptok.com]
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及时手术的患者大多预后良好。部分术后患者再次出现症状或疗效欠佳,均应CT复查。本病表现为慢性过程,如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手术,效果满意。疗效欠佳或病死者,多因未及时诊治、病情危重或伴有并发症者。 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婴幼儿常有惊厥、呕吐、喂饲困难,前囟膨隆和头围增大等。 2、精神障碍;痴呆、淡漠、记忆力下降、定向力障碍和智力迟钝等。 3、局源性脑症状:偏瘫、麻木、失语和局灶性癫痫等。 [baike.120ask.com]
病因
1、硬膜外血肿概述 急性硬膜外血肿 病因病史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手术与非手术 常见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需要报告医生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颅内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常见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生命体征变化 脑疝,瞳孔变化 肢体肌力肌张力变化。 神经系统表现。 急性硬膜外血肿 病史病因。 1、外伤史脑震荡或颞部线形骨折 a、直接暴力 b、骨折线走行 临床表现之意识障碍 a原发伤轻,无原发昏迷,血肿形成逐渐昏迷。 b原发伤重,有中间清醒期,昏迷-清醒〔意识好转〕-再昏迷为典型表现。 [pptok.com]
凡有手术指征者皆应及时手术,以便尽早地去除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和解除脑受压。已经出现一侧瞳孔散大的小脑幕切迹疝征象,更应力争在30分钟或最迟1小时以内将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超过3小时者,将产生严重后果。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 1.开颅血肿清除术 术前已经CT检查血肿部位明确者,可直接开颅清除血肿。对硬脑膜外直肿,骨瓣应大于血肿范围,以便于止血和清除血肿。遇到脑膜中动脉主干出血,止血有困难时,可向颅中凹底寻找棘孔,用小棉球将棘孔堵塞而止血。 [news.120ask.com]
预防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潮气量不足,血氧低,尽早应用呼吸机。 二、头位与体位:头高15-20ْْ,定时翻身,预防褥疮。 三、营养: 1、早期病人能量代谢为正常人的140%。禁食病人每日分解代谢14-25g蛋白,(正常人3-5g/日)第二周达高峰2-3W体重下降30%。 2、时间 3天内静脉,3天后鼻饲。 3、监测体重、肌丰满度、蛋平衡、白蛋白、血糖、电解质。 四、尿潴留:导尿-泌尿系感染主要原因。严格无菌操作,会阴护理,膀胱冲洗,定期更换,长期导尿者,可考虑造瘘。 [pptok.com]